當“黑天鵝”逐漸變成“灰犀牛”,“與疫共存”也已成為家裝行業的常態,隨著家裝行業轉入存量競爭,如何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破局,如何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中找到發展的確定性,也成了業內人士關心話題。裝企掌舵者如何盤活存量、激活增量,尋找企業的長期價值,將成為家裝業者2022年的新挑戰。作為行業龍頭平臺,網與相關裝企負責人聊了聊,共同探討“穿越周期,尋找確定性”等話題,希望能找出危機背后的“確定性”。
有市場就有競爭,如果一定要說有什么通關密碼的話,愛巧匠裝飾南充店的店長敖翔認為,那一定是“與時俱進”。愛巧匠裝飾南充店創立于2018年,創立不久就入駐了網,敖翔介紹說,“我們是南充入駐網的首批裝企。”之所以會選擇入駐,也是基于他對當下形式的判斷,“那時能夠明顯感覺到互聯網對家裝這種傳統行業的影響,與時俱進嘛,就是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愛巧匠后續發展的順利,也驗證了敖翔的正確性,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敖翔也是如此,但好在提早的互聯網布局緩沖了部分波動的影響。在敖翔看來,疫情后很大一個趨勢就是消費兩極分化明顯:消費降級和消費升級都很突出,由于用戶家庭收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造成其用于家裝方面的預算費用也大幅降低,“雖然家裝是剛需,但單個工程的預算總價會持續走低,但對于另一部分追求極致個人生活體驗的消費群體來說,消費購買力并不會降反而會走高。”
消費降級并不意味著品質降級,用戶只是降低了預算額度,但質量方面的要求并未改變,甚至更高。這就要求裝企在有限的預算之內最大化地優化交付效果,也就倒逼著裝企變革管理和服務模式,把有限的錢和人投入到最合適的地方去。
敖翔表示,要做到這一點離不開兩個方面的變革。一方面,是全渠道資源的整合,“高品質建材是高質量交付的基礎”。要使用好的建材,還得以一個更合理的價格,這十分考驗裝企的資源整合能力,但保證交付品質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另一方面,就是要實現精細化管理,高昂的人力成本也會在增加企業運營成本,因此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崗位也是愛巧匠控制成本的重要一環。
除了管理的更加精細化,業務條線也在強化專業度。隨著用戶對裝企要求越來越高,未來缺乏專業性、僅依靠現金流的裝企將會加速淘汰,而用戶評判裝企的標準也會日趨專業化,家裝工程在設計、施工、驗收等各階段的職能可能會逐步分化,單個職能的專業性要求會越來越高,各領域的細分市場潛力也會逐步增強。“特別是高端用戶群體,他們對細分專業服務的需求會更強。”
這樣的大趨勢之下,愛巧匠及早調整了戰略布局,目前裝企的業務主要分為三部分,愛巧匠、愛設計和愛改造。其中,愛巧匠、愛設計分別面向于剛需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的用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家裝服務。敖翔介紹說,愛巧匠裝飾總部位于四川成都,目前公司的裝修業務已經拓展到四川和重慶共8座城市,其中南充店于2018年8月正式成立,公司不僅注重前期的設計施工服務體驗,更重視后期的售后服務,現公司年產值約占40%是通過老客戶轉介紹來完成。正因愛巧匠細致的服務,不僅使其受到廣大客戶的認可也得到了來自行業內的肯定,2020年愛巧匠裝飾被吸納進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同年還被評為全國AAA級信用企業,AAA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連續三年成為網互聯網口碑領跑者。
同時,愛巧匠還基于趨勢的預判提前布局了老房改造市場,打造了“愛改造”業務。一方面,國家的一些相關政策在力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的完成;另一方面,隨著存量房屋的積累和房齡老化,就家裝周期來看一般10年到15年之間就會產生二次裝修,老房翻新的需求將逐步釋放的當下,成為用戶需求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相較于新房而言,老房翻新相對復雜一些,特別是局裝需要把原本的裝修效果全部拆除,在此過程中還得兼顧到用戶原本的居住環境的保護。此外,這類業務對工期的要求也會更高,這就需要業務人員的專業性更強,同時服務也需更細致。
“雖說都是做家裝,其實里面的區別還是挺大的,要求的側重點也會不同。”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愛巧匠一早就對業務進行了細分和布局,把響應的措施落實到位,以便于更好地去適應未來市場的變化。
愛巧匠聚焦于家裝工程的階段性細分,從業務的管理、人才的培養、技能的偏重等各方面都進行了精細化、專業化的區分和培養,各維度專業能力的提升使得其在產品與服務方面更具針對性和專業度,真正將“合適的產品”匹配到了“目標用戶”。